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得了心臟病要怎麼辦

醫生說你得了心臟病(此文所指的是冠心病,也就是因供給心臓血液的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所引起的一種心臟病)。知道自己得冠心病之後,多數人都會很驚慌,也很憂慮,甚至有點沮喪。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應。 冠心病是會致命的疾病,大家不免談虎變色,再加上一般人對其缺乏基本的了解,在得知自己有冠心病之後,往往無法面對現實,也不知道如何好好調養及治療。其實這種病的患者應該知道:第一,你已經比有些冠心病患者都還幸運,他們在第一次疾病發作時就不幸喪生;就好像剛上戰場就犧牲了。至少你已經認清了敵人,可以好好的去防護。其次,你應該了解有冠心病的人,也可以過相當正常的生活,而且仍然得享高壽。 和許多慢性疾病一様,冠心病需要做好有病患參與在內的疾病管理(disease management),才能維護身體健康。希望下面的幾點建議,能幫助你好好的和醫生合作來照顧自己。 第一、風險分層(Risk stratification):任何疾病,錯誤的診斷和失敗的治療,都會傷害到病人的健康、幸福和錢包。冠心病由於病情可從穩定無大礙,在短時間內提升到嚴重甚至致命的災難。所以更經不起診斷或治療的失誤。醫師診治病人常常需要做”風險分層“(Risk stratification)的工作,醫師看患者時要思考到這個病人有沒有冠心病?他的症狀是不是冠心病引起的? 病情嚴重不嚴重?穩不穏定?一年半載內病情惡化導致心肌梗塞或猝死的機率大不大? 對以上問題的答案有了一個概念之後,心臓科醫師會開始盤算,眼前的病人最好的診斷方案是什麼?(冠心病的診斷方法不下十種。)最佳的治療又有那些?(治療方法包括許多藥物、繞道手術和利用導管的各種介入性治療)。 第二、病人的責任:很少有一種病,病人的責任比冠心病人的責任更為重要。不但醫師的工作成功與否,很須要病人提供正確的資訊和合作。其實在求醫以前,病人的責任就已經很重大。病人對症狀的了解和判斷,影響到他去不去看醫生的決定;對病情輕重的認知,決定了病人求醫的緩急。想做一個盡責的病人,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要會觀察自己的症狀:心絞痛是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冠心病症狀,心絞痛有典型的,也有非常不典型的;典型的心絞痛診斷不難,但是不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狀,因人而異,有時不容易和其他毛病的症狀區別。胸痛不一定是心肌缺血,而心肌缺血引起的不舒服既不一定在胸部(有時會在肩膀、背部兩個肩胛骨之間、手肘或手臂、下巴或喉部。),也不見得是痛 (往往是沈閟、緊縮、壓迫感)。以下的幾個問題可以幫助你和你的醫師去分辨你的不舒服是不是心肌缺血:是怎樣的不舒服?在那裡?(不一定只有一個地方。)持續多久?有沒有一定模式?有什麼行為會引起、加重或改善不舒服?(比如說快走或爬樓梯就不舒服、停下就緩解。)這些訊息可以幫助你的醫師作正確的診斷。 心肌缺血症狀常被病人誤以為是來自消化系統的不適(如消化不良、潰痬、胃食道逆流等),這是心肌梗塞病患延遲就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消化食物需要心臓更努力的工作,心肌也就要用更多的血液,所以吃東西後不久發生的胸/胃部的不舒服也有可能是心絞痛的一種。嘔心/嘔吐是消化系統(包括腸胃和肝膽)的毛病常有的,也是心肌梗塞並不罕見的症狀。所以不能因為有些類似消化系統的症狀,就以為不舒服不是心肌缺血所引起的,要把整體症狀放在一起評估。 要注意自己的病情:冠心病千變萬化,不但每一個病人的病情都不一樣,同一個病人的病情也非一成不變。短期的病情大部分取決於動脈硬化病灶的穩定性,病情穩定時,心肌缺血時間短暫,程度也不嚴重,有病情會變不穩是變成不穩定(心絞痛變得頻繁、嚴重、時間增長或較容易發生等)甚至惡化到心肌壞死(就是心肌梗塞)。治療冠心病急性發作,時間是最重要的考量。要仔細聽身體對你發出的警告,知道什麼時候要趕快和醫療團隊,甚至叫救護車到醫院去。冠心病長期的病情和預後(prognosis)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的有冠狀動脈的阻塞程度,心臓收縮的功能,和不整脈的嚴重程度等。有很多種檢查可以幫忙推斷預後,病人一定要與醫生合作,該做的檢驗一定要做,有些檢驗確實有少許危險性,但千萬別因此畏縮不肯受檢。 要了觪自己吃的藥:心贜病用的藥很多,也較複雜,要用得對,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心臟病的藥不比感冒退燒藥,亂用比較容易出大問題,所以千萬别從有心贜病的親友隨便借藥吃,也不要自己的拿給別人吃。類似的症狀並不一定是同一個毛病引起,該用的藥也不見得相同。所謂「顧心臓」、「補心」的藥,在醫師口中可能只是為了順應民間習俗而簡化的用語,不見得是同一類的藥,可能只是毛地黃類製劑(即所謂的強心劑),也可能是好幾種不同的心臓科用藥。一定要問醫師,清楚自己吃的是什麼藥,為什麼要吃,正確的吃法,有什麼要注意的。很多心血管的藥會降低血壓,特別要注意是否有低血壓,特別是站立性低血壓。有些藥要抽血量藥的濃度,或者做心電圖來監視是否吃對劑量。如有吃從別的醫師拿到的藥或自己藥房買的藥,都要告訴醫師,才不會不知不覺中,吃到成份類似或彼此會互相影響的藥物。 第三、冠心病的治療 介入性和非介入性: 心臓科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很多,可以分為「介入性」(即手術)和「非介入性」兩類。手術總有風險,但是病情穩定或疾病情況輕微的人,手術的風險很低;病情不穩定或病況嚴重的病人,手術的風險會較為高,但他們也是從手術中能得到較多好處的人。對疾病狀况沒有正確的掌握,就不能得到適當的處理,對他們也是一種風險。我常告訴病人,做手術有做手術的危險,不做也有不做的危險,要權衡利益和風險孰重。 治標和治本: 治療疾病,尢其慢性病,有治標和治本之分。能根本消除疾病的治本總比只減輕症狀的治標理想。治療冠心病的方法,治本和治標的區別,頗為弔詭。既然血管狹窄/阻塞了,作繞道手術或用汽球/支架撐開,這些介入性(手術)治療應該是治本的治療吧?不過如果體內造成血管病變的因素猶在,一段時間後,打通的血管或手術植入的繞道都有可能再阻塞,原先通𣈱的血管也可能因新形成的動脈硬化病灶而狹窄。從這個角度來看,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療,並不是長期的治本治療。事實上,不少研究指出有許多情況下,介入治療的長期效果,並不比積極的非介入性治療(包括吃藥和生活方式改變)為好。 過去五十餘年來,心臟醫學進步良多。冠心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名不下十種。選擇最佳的診斷和治療策略是病人和醫師共同的的責任,本文不適合詳細討論。不過下面一點是所有冠心病的病人都應該努力去做。 改善生活習慣:改正有害的生活習慣是心臟病患者能做到,而且應該盡快下決心去做的第一件事,其重要性及好處並不輸給吃藥和開刀。(從某個角度看,這才是冶本的治療。)香煙中的尼古丁,以及煙葉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的一氧化碳,會使身體產生許多不利於心血管健康的變化;如升高血壓和增加心臟的負荷,降低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增加低密度(壞)和降低高密度(好)膽固醇,增加血小板的凝聚力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血栓形成可導致心肌梗塞)。這些不利因素加起來,使吸煙是動脈硬化(包括冠狀動脈)的主要原因之一。抽煙的人不止各種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腦中風、下肢截肢及心發性猝死等)的機率比不抽煙的人高,平均壽命也比不抽煙的人少約十年。不只自己抽不好,二手煙也有害。有實驗顯示,在煙霧彌漫的房間待上一段時間後,冠心病患者的跑步機測驗的運動量減少,而且引發心絞痛(冠心病的臨床症狀之一)所需的運動時間也縮短。停止吸煙一兩年後,冠心病致死或心因性猝死的可能性都會降低。 此外,要注意飲食,多吃蔬菜(包括豆類)水果魚肉,經常運動,降低心理的壓力,維持愉快的心情,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孤獨、不自閉),以及適當的運動等,對心臟病的預後(prognosis)都會有幫助。 無庸諱言,冠心病是個複雜的病,除了要盡力從根本降低動脈硬化的進行,穩住病況及緩和病情之外,在一些緊要關頭能夠做正確的決定也是非常重要。希望本文能使有冠心病的朋友,能積極的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時也能採取最佳的行動,不會耽誤病情。

高血壓對身體的影響

高血壓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 我整理一下這方面的醫學知識,想從高血壓對(動脈)血管、心臟、以及一些器官的影響,來和大家分享。 1 、高血壓對(動脈)血管的影響 : 高血壓對動脈可以導致兩種病變,大家都熟悉的一個名詞就是 動脈硬化 ( atherosclerosis ,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