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以前就想好兩件回台灣後要做的事。隔離和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去做。坦白的說,事與願違,兩件事都沒能確實實行。我還在思考要如何才能實現我的心願。在這裏和大家分享我想做的事,希望有人能给我建議;同時也希望如果有贊同我的想法的朋友,大家一起來為台灣做點事。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為紓困盡點心力。五月的疫情復燃和三級管制,使台灣基本上處於半封城狀態。「有人流才會有財流」;台灣有不少一天沒工作就沒收入的人,如計時拿工資、各類攤販、做小生意的人、或計程車司機等等,收入大減,甚至生計陷入困境。我在台灣要每天出門多花點錢,特別是花在受封城影響較甚的店和行業。我知道我所能做的是杯水車薪,但我只是要展現同胞愛及共體時艱的精神。只要有一個店主因為我照顧他的生意而露出笑容,我也會分享到他的欣喜,我所受之益可能遠大於他。 我也呼籲大家為我們因疫情而受困的經濟機器加一些機油。 更何況如果能夠做到的都出去盡量消費,萬人各一杯水,也許可以救車薪之火呢!
路邊的零食㰙可能是我想要花點錢的行業,但有一個問題還不知道要如何解決。由於我忌糖,他們賣的東西,我可能不太能吃,或者吃也吃不多。曾經想過買了請路人吃,但是還沒有把握我可以做得出來,會不會把路人嚇跑?
第二件想做的是上街(至少在早上散步)時,多和人微笑或打招呼。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類經驗,笑是會傳染的,而愉快的招呼是能振奮人心。 和大家分享一個親身體驗。我工作的芝加哥榮民醫院,早上常常有一個身材高大,金黃微帶紅的頭髮、剪個小平頭的先生,站在走廊一角,用宏亮的聲音叫 ”Top of the Morning!” (愛爾蘭人的早安)。如果有志工推著車在分發咖啡,他也會幫忙分發咖啡並偶而叫聲 ”Top of the Morning“。走過的人聽到他的招呼都會笑一笑,也有人會走近和他打個招呼或聊上幾句。他的笑容和招呼,似乎給熙來攘往的醫院走道注入些許輕鬆和活力!
在疫情沈重的壓力下,我希望我們能盡量把微笑送給迎面走來的人:把溫暖輻射在我們身旁;把正能量散佈到每個角落。 如果我們都這麼做,也許三級管制的日子會好過些。
也許我這個想法無法實現,畢竟我們不是一個習慣和陌生人打招呼或微笑的民族。我嘗試在散步時和人打招呼,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有回應,只有兩個人主動的向我道早安。台北巿民走路不是勇往直前就是若有所思,(還好現在少看到愁眉苦臉的)。對他們笑或道聲早安,總有唐突之感。不過想想,我去美國剛開始也不習慣,但不到幾個月,散步時、上班路上、醫院內,打招呼和道早、晚安,我都覺得得很自然啊,(沒回應或都不主動打招呼,反而會怪怪的)。也許這種習慣不是那麼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