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人如其食

西方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說明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深深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和體態。其實不只是飲食,各種生活方式和習慣也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從社群的層次來看,社會的生活習慣和居民某些疾病的盛行率(prevalence)息息相關。

日本的心血管疾病病例遠比美國少。研究兩國人民在飲食等生活方式的差異,可以幫助對心血管疾病成因的了解。上世紀七十年代有個有趣的研究,研究對象由一萬兩千個居住在日本以及移民到美國夏威夷及加州的日裔組成。研究的目的在分析三地飲食習慣的差異,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冠心病患者多寡(包括他們死於冠心病的機率)三者之間的關係。飲食方面他們分析飲食當中的熱量有多少是來自脂肪,多少是來自飽合或不飽合脂肪。他們也測量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研究結果顯示,住日本的日人食物中來自脂肪的熱量最低(百分之十五左右),而其他兩地區的日人都在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同樣地,食物裏的飽和脂肪也是住在日本(5%)的比住在夏威夷或加州的(20%)低很多。相對應的,血液裏膽固醇的濃度也以住日本的日人的180左右為最低。 每千個居民中死於冠心病的人數,夏威夷日人幾乎是住日日人的兩倍,住加州的更是高達三倍。雖然可能還有其他沒有研究到的因素,但這個研究已經告訴我們移民到飲食習慣差異大的地方的人,免不了會受到當地食材和飲食文化的影響,或多或少改變了自己的習慣。而這些改變會影響到新移民的健康和所患的疾病。(請參考圖一)

最近有個報告探討日本人為什麼血中發炎(inflammation)的指標比歐美人低很多。有382個東京居民參加研究,研究分析四項日本人的生活習慣(喝日本茶、吃海產、吃蔬菜和泡湯)對兩㒁常用的發炎指標: CRP (C 反應蛋白) 和 IL-6 (白細胞介素-6)的影響。吃日式飲食顯著的降低 CRP 和 IL-6,多泡湯降低 IL-6,但是對 CRP 没有影響。這個研究再度印證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可能是他們發炎指檩較低的原因。發炎inflammation 和冠心病及許多疾病有關容我以後再以專文報告。(由於我沒有看到報導的相關原始文獻,只在此簡單分享這個報導,以後如果找到原始文獻,覺得值得詳細說明,再和部落格友分享)。

直到二十世紀初,歐美人仕的審美觀一般以皮膚白晢為美,同時膚色淡白也是財富和較高社會地位的象徵。那時也少有把皮膚曬黑的風尚。皮膚的各種癌症(包括黑色素癌、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當時並不多見。二十世紀以後有兩件事使皮膚癌從二十世紀中期開始急速增加。首先是二十世紀初,北歐和美國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小孩缺乏維生素D。 那時醫學界也開始注意到日光對肺結核和軟骨症的治療有幫助。190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頒給發明日光療法(Heliotherapy)的尼爾斯·芬生(Niels Finsen)。到1919年,日光療法已經成為軟骨症的標準治療方法,學者也開始探討紫光缐在維生素D合成所佔的角色。1920年起雜誌上開始有倡導Tanning(曬黑皮膚)的文章,社會上日光浴的風氣也越盛,白晳的皮膚不再是歐美人仕唯一的審美標準,古銅色甚至黑黝黝的膚色成為愛美人仕另一項選擇,此外有不少人把矖太陽和黑膚色跟健康聯想在一起。這個社會生活習慣的改變不到半世紀,歐美社會就開始看到皮膚癌的病例快速上昇。1956有學者第一次把陽光和黑色素癌連結在一起,但是要到2000年以後,才確定紫外線是造成黑色素癌的主因。其實在黑色素癌、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這三種最常見的皮膚癌的病理切片,都可以找被紫外缐破壞的細胞之㾗跡。(請參考圖二)。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各種生活方式的改變會影響到健康或導致疾病。現代的人大多過城市生活,城市生活和我們父母甚至我們小時候過的較為單純而又不熱鬧的郷鎮生活大不相同;外食增多而家常菜少吃了,生活步調較快也較緊張,環境中空氣、水和食物受到污染的機會多了(PM2.5、柴油車廢氣都有可能增加心血病的報告),所以我們易患的疾病和我們的上一代會不相同。養生之道要從生活方式做起。

圖一: 日人及日裔移民飲食與膽固醇,心血管疾病之研究
圖一: 日人及日裔移民飲食與膽固醇,心血管疾病之研究






圖二: 從歷史的角度看黑色素瘤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病毒變異和Omicron

12月4日的The Economist (經濟學人雜誌),有一篇討論新冠病毒變異、特別是最新變異株omicron的好文章。在這裡擇譯文中要項,再加上我的一些觀點,和大家分享。

根據武漢得來的様本,第一份新冠病毒(SARS-COV-2)的基因組(genome)於2020年1月10日發表。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五百六十萬個基因組登錄在案。這些基因組,可以依其演化(evolve)源頭(common ancestor)而分類為23個分化枝(Clades)。

從11月15到11月25日,南非的病例從一天400例跳增到一天2000例。基因序列分析訂定為B1.1.529,也就是後來命名為omicron的新病株。這個病株在基因上,不僅和武漢的病毒有五十處以上的差異,也和以前所有的病毒大不相同。世衞組織很快將之標記為「須關注的變異」(variant of concern)。這是第五個獲得這個標記的病毒。至少一年以前,有一個和omicron最類似的病毒變異出现過,但是直到現在,很少再發現其蹤跡。專家提出三個可能性來解釋這個變異的突然再出現。第一,是這個變異的”祖先“可能在世界各地一直存在,但是沒有被發現。第二,病毒潛入潛出動物體內,並且從動物身上㨂到大數量的基因變異,來回傳回人身上。 第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好幾個月無法清除體內病毒;有位劍橋大學學者以為,長期存在體內的病毒利用這些病人的身體做為“演化健身房”,累積各種變異並學習新技倆,而產生複雜的新變異。這三種解釋並非新創,經濟學人雜誌的作者傾向第三種說法。

Omicron基因變異的程度是前所未見的。它和武漢流行的原始病毒相比有超過五十個變異,而且有三十幾個變異發生於病毒藉以進入人體細胞的棘突蛋白。Delta變異株在棘蛋白的1,273個氨基酸中9個有變化,而 Omicron有53個,而且其中10個還是從來沒有見過的變異。一發現這個和以往所有病毒株長得很不相同的新病毒株,自然而然地全球都高度關注會不會因爲有那麼多變異而傳播力大增,或者更具殺傷力。Omicron會不會取代Delta而成為全世界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病株? 理論上,更多的棘突蛋白變異有可能使病毒更容易進入人體細胞內,也就是更具傳播力,事實上也有傳播力增強,而且病毒迅速傳播各國的報告。不過目前看起來,這個病毒的感染似乎並不會比其他病株有更高的重症率或死亡率。至於結構上變化這麼多的Omicron是否讓它能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察覺,因而使疫情經由疫苗或染病而得到的抗體失效,目前還不知道。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福奇(Fauchi)醫師認為我們下周就可以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如果Omicron有較強的傳播力,或者可以逃過免疫系統的偵測,它非常可能會取代目前最流行的Delta病株。從以前的例子(如Delta病株)看來,在某地新發現的病株,有可能從發現的地方很快的成為全球各地的主要感染病株。不過也不見得所有的新病株都會擴散到各地,成為全球的主要傳染病株。2020年底,南非有一波Beta變種就沒有擴散到外地。同樣地,Alpha 變種橫掃歐洲卻沒有傳到南非。一個變異的病株為何會、或不會傳到另一個地方的理由,和其他進化過程一樣,取決於地方的環境。每個地區的族群都有其特殊的免疫經歷,獨特的基因組合;各地區族群的一般健康狀況也有差別;各地區流行的病原菌,甚至存在體內的各種微生物,都會影響到某一個病毒變株會不會取代原有的病株。

疫情是病毒和人類之間的攻防戰。病毒一直在變異,人類也非一成不變。疫情也是人類的共業。兩年以來新冠病毒作瘧全球,各地區的民眾的個人和群體也積聚了強弱不一的抗疫能量。病毒的基因變易數多也許也沒那麼可怕,並非所有的變異都會相加相乘而使病毒的武功更強,有些變異之間可能會互相抵銷呢。

不論是由打疫苗或自然感染而產生的抗體都會與時漸漸消減。但是免疫系統的另一分支,細胞免疫,有可能會持續保護人體。Omicron的基因次序有百分之九十七和在武漢發現的病毒株相同。有學者認為淋巴球面對新的變異病毒時還保留了百分之九十三至九十七的鎖定目標的能力。所以我相信疫苗的效果會減低,但不會完全沒有,尤其在防止重症和死亡這方面,目前似乎病毒沒有攻破我們的防缐。

最後要呼籲大家要打疫苗並把防疫措施做足,不要因為最近有卓效的新藥研發出來,而心存僥倖。新冠肺炎能不得還是不要得,因為第一這個病毒對人體長遠的傷害能力我們對之掌握還不完全;文獻上報告的“Long COVID” (即新冠肺炎存活病患的慢性併發症)已經有一堆,而且並非染病後九死一生的病人才會有long COVID,輕症者也會有。第二這些新藥的真正效果往往沒有剛發表時那麼好(去年的瑞德西韋就是一例。今年默克藥廠的新藥,最後的分析結果,藥效遠不如第一個報告說的那麼好)。更何況,一個新藥有些副作用往往不是在一至三期的臨床試驗就可以看出來的。

Omicron對人類的威脅性到底有多大在未來幾周內當會有更清楚的了解。

高血壓對身體的影響

高血壓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 我整理一下這方面的醫學知識,想從高血壓對(動脈)血管、心臟、以及一些器官的影響,來和大家分享。 1 、高血壓對(動脈)血管的影響 : 高血壓對動脈可以導致兩種病變,大家都熟悉的一個名詞就是 動脈硬化 ( atherosclerosis ,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