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

科學的防疫

2019年年末,疫情剛開始時,我們對新冠病毒的所知甚少,對染病的人的治療經驗也不足。由於疫情對人類的威脅巨大,各國政府、藥廠和醫療機構的學者專家卯足全力投入研究。在短短兩年半內,新冠病毒及其導致的疾病,成為有史以來,研究報告最多的項目。如果沒有這些科學家的新發現,防疫工作會比這兩年多所經歷過的困難許多。我想在本文為大家整理科學研究對新冠病毒防疫上的貢獻。

1、辨認引起疫疾的病原體:新冠肺炎開始在武漢流行不久,就被確認和2002-2004在亞洲流行的非典肺炎一樣,是由一種冠狀病毒(Corona virus)所引起。病毒的核酸系列也很快的研究出來。病毒最先照以前的慣例稱為「武漢病毒」。後來世衛組織把病毒正式命名為SARS-COV-2,而把病毒引起的病稱為SARS-COVID19。新冠病毒每有新的變異産生,都會經由核酸序列分析而賦予新株或亞株一個名字。新變異常具有更強的傳播力,而且在長短不同的時間內成為不同地方主要的傳染病株。對一個新病株,除了傳播力外,學術界和公衛機構也要盡快了解新病株是否有更大的致病率和殺傷率(染病者,中、重症或死亡的比率)。此外病毒是否有逃脫免疫偵測的能力(也就是會使打過疫苗或得過感染的人還會染病),也是需要重新檢討的新病毒株特性。

2、了解病毒的傳播特性:不只傳播力重要(R0或Rt值,單位時間內一個病人可以傳給幾個人),病毒進入人體後幾天才發病(即潛伏期)?感染到病毒的人什麼時候開始有傳染力?傳染力可以維持幾天?制定防疫隔離政策,需要對病毒的這些特性有所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早期時,我們就體會到在感染的早期,症狀很輕甚至無症狀時,病人就具有可以傳染給別人的能力。這個特點使預防病毒傳播困難。

3、了解病毒的傳播方式:雖然可以經過接觸眼臉或口腔黏膜而傳染,但新冠病毒大多經由呼吸道傳染。大多數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包括新冠病毒,主要靠體積較大的微液滴(droplets)傳播;但肺結核和麻疹的傳播方式則不同,它們頼以傳播的是小於5微米的液凝膠(aerosol)。舊的觀念是微液滴在空氣中飄浮的時間較短,而且飄移的距離較短,所以世衞組織推薦保持社交距離三至五呎(約一至一點五公尺)為防疫三大措施之一,(社交距離、勤洗手和後來潻加的戴口罩)。研究大氣物理學的人(有些是世衛組織空氣污染部門的顧問)與公衛專家持不同意見,他們的研究發現受環境的溫度、濕度和風速的影響,遠大於五微米的微液滴也可飄浮空氣中一段時間,而且擧止類似氣溶膠。長久以來以五微米為界限來區分能否在空氣中長期飄浮的法則已被否定。並且在新冠病毒傳播的實例中,也注意到距離病患遠於五呎的人也會受到感染。現在新冠病毒可以airborne(經空氣)遠距離傳播已無爭議。最後世衛組織和美國的疾管中心(CDC)也不動聲色把社交距離增長,並把空氣傅染列為主要傳染途徑之一。

4、口罩之爭:歐美人的觀念,一向以為口罩是給病人和醫護人員使用的。再加上疫情初起時,美國和世界各地口罩缺乏,所以推動以戴口罩作為抗疫的措施時,受到很大的阻力。後來的一些報告,如無/輕症狀患者也有傳染力,及戴口罩可能經由降低染病的人的病毒負荷量,而有降低重症甚至死亡的功效等等,都在在支持帶口罩應該成為防疫措施之一。不幸的是這時不帶口罩已經被有些政壇人士炒作成個人的自由權力之一;美國的川普總統及許多共和黨人,政治理念凌駕科學,選錯了邊,站在反對口罩的陣營。

5、了解病毒在人身上所產生的疾病:新冠病毒其實臨床上可以引起許多不同的病。引發的病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局限於上呼吸道的發炎,另一類病變超出上呼吸道。後者以肺炎為多,但其他的器官也會因爲不同的病理機轉(如溶血機能受損,血管或其他組織發炎等)而受到傷害。所以臨床上,我們可以看到肺血栓、心肌梗塞、心肌炎、中風等各色各樣的病。我們對這些病理機轉還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有些是病毒產生的,有些則和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有關。我們也不知道除了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外,為什麼有部分人會產生那些嚴重的併發症?

6、未來的展望:

1)病毒不停變異,每一次變異,疫苗的功效就要受到考驗。是否可以針對病毒不會變異的構造做為抗原的基礎來研發疫苗?輝瑞藥廠已經在研究新的疫苗,希望能防止現有的各種冠狀病毒及以後所有可能產生的冠狀病毒

2)染上新冠病毒的人,大多數無大礙,可以存活。但是有一部份人會病得很重,甚至喪命。研發早期判斷什麼病人會出大問題,早點積極治療,希望能扭轉不良結果,會對臨床成績有很大的幫助。也可避免浪費寶貴而又昂貴的抗病毒治療於不必要使用的人。

3)免疫學是對付傳染病的重中之重。如何增加人體對抗、消滅病毒的能力,卻又可以控制免疫系統,防止其攻擊自己的組織(自體免疫)以及避免可嚴重破壞組織的cytokines的產生,將是很多科學家終身投入的志業。

4)開發更多有效而副作用小的抗病毒藥物。

5)研究各種不同的長新冠(Long COVID)的機轉,以及預防和治療的方法。

疫疾是全民的共業,有效的防疫,需要全民全方面的參與,防疫工作越符合科學原理,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高血壓對身體的影響

高血壓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 我整理一下這方面的醫學知識,想從高血壓對(動脈)血管、心臟、以及一些器官的影響,來和大家分享。 1 、高血壓對(動脈)血管的影響 : 高血壓對動脈可以導致兩種病變,大家都熟悉的一個名詞就是 動脈硬化 ( atherosclerosis ,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