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發達的今日,大多數人都會從媒體或網路接觸到各種醫藥訊息。很多醫療新發現,往往在醫學期刊登載的同時,甚至之前,新聞媒體就已經報導了。一般醫藥訊息的來源有二,一是通訊社發給媒體的新聞稿,另一個是醫藥記者,經過了解整理後發表的文章。這兩類訊息,都因為有網路而傳播得更快而且更廣。(在這裡說句題外的話。這兩年,比較有機會看到台灣醫藥記者在電視上的講話,驚訝地發現,他們的水準都蠻高,看起來都有先做功課。)
想簡單介紹一下,我解讀醫藥訊息的心得。希望能幫助讀者,看到有關醫藥的報導,比較能夠分辨消息的價值。
首先,如果是報導期刊上的文章,或醫藥新發現的訊息,要先看是刊登在哪個期刊。並不是二流期刊就沒有好報告。不過通常重要的發現或好的研究,作者通常會先試投給影響力較大,或居龍頭地位的期刊。被拒登之後,再往名聲較次的期刊投稿。所以越著名的刊物,越能夠有好論文可以選擇,他們的審稿人水準也高些。進一步要知道的,就是文章有沒有經過“同行審查”(peer review)。有審稿過的才比較可信。武漢肺炎流行之後,由於題目熱門,投稿人多,期刊更是樂於刊登,就是著名的期刊,也用“致編輯信”的方式,刊登了一些未曾經過同行審査的論文。隨後因各種理由,有些論文被撤除。有類叫做開放性期刊(open journals)的雜誌, 只要作者付一筆費用,沒有經過嚴格審查程序,就可以刊登自己的論文。雖不能說,這種刊物的文章都不可靠,但在閲讀時,至少要對文中的論述存點疑。看過有位醫師在視訊上,引用一個開放性期刊上的文章,主張降血脂是有害的,美國二大心臓學會降血脂的建議是錯的。我覺得除非這位醫師是這方面的專家,對高血脂病作過研究,否則引用沒有評審過的文章,來反駁有很多研究為基礎的學會建議,是不智,也是不負責任。至於進一步去了解作者的背景,他和他的工作單位,以前是否已經有過這方面的研究報告,就不是一般讀者做得到的,也沒有這個必要。但醫藥記者可要花點工夫去搜尋才是。
以下我想介紹一下,一般人常看到的兩類醫藥研究,也許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媒體上的醫藥報告。第一類,最常看到的是觀察性研究(observation research):有橫向性(cross section)和縱向性(longitudinal)兩個方式。擧個例子,橫向性的研究是找一群人,檢驗他們的膽固醇、血壓、抽煙歷史等要研究特性(危機因素)。同時分辨出參加研究的人中,有冠心病的,和沒有冠心病的兩組人。然後比較這兩組人,在危機因素上有什麼差異。縱向性的研究,是招募一群在研究開始時沒有冠心病的人,收集他們的資料,追蹤一段時間後,看看有多少人得到冠心病,而得病與不得病的人之間,有什麼差異。觀察性研究常用來探討造成疾病的原因,可以看出和造成疾病有關連的因素,但是有關連的因素,並不一定和疾病有因果關係(請參考如何辨識網路上的假劣醫療訊息一文)。
另外一種研究叫試驗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常用來研究一個新醫療科技的療效。因為每個人,疾病的病程和結果,對治療的反應是正面或負面、是大或小以及是快或慢,都不相同,有些疾病沒有治療也可改善,甚至自癒。所以研究療效,不能只有接受治療的一組(實驗組),還得有沒有接受治療的對照組來做比較(試驗藥則對照組的人服用安慰劑,試驗手術則接受假操作手術)。這兩組人除了有沒有接受治療之外,其他各方面(如年齡、性別及各種健康狀況的指標)都盡量類似,才能把兩組結果的差異,歸功於治療。所以分配研究對象到那一組,要隨機(random,抽籤或電腦決定),不能由研究工作人員指派。如果工作人員知道研究對象是分在那一組,評估治療結果時可能會偏心;研究對象假如知道自己有沒有接受真正的治療,可能會有心理因素的影響。所以研究工作常常需要雙盲,也就是工作人員和研究對象,都不知道是分配在那一組。
上面提到的雙盲隨機對照試驗(double 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是檢驗新醫療科技療效的重要準則之一。對參與研究的對象限制非常嚴格。研究計劃中,就要列舉允許和排除成為研究對象的條件。通常篩檢幾千人,僅僅採用數百人為研究對象。這樣的研究得到之結論,對非常符合研究對象特性的人,可以說是正確的。但是一旦這個新醫療科技運用到實際臨床環境中,因為病人與研究對象常有高度的差異,所以我們無法確定,實際臨床使用時的療效,是否和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相同。長期的療效或安全性,也無法從有限的隨機對照試驗中得知。因此,現在有不少人利用健保或電子病例資料等,來從事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 的分析研究。
有兩個可以幫助檢驗研究結果的方法:1,如果一個研究結論與已知學理相符,則這個結論正確的可能性較大,如有抵觸,則需要進一步探討。比方說,心肌梗塞原因是血栓堵住了冠狀動脈,而血小板是血栓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抑制血小板的阿斯比靈,可以預防/治療心肌梗塞,合乎學理。2,如果藥的劑量和效果有關連,比如說,高劑量比次劑量的效果好,而次劑量的效果又比低劑量好,則更能確信這個藥是有效的。
現在有關療效的報告,常會計算要治療多少人,才會有一個人治癒(或救活)。治五十個病人就能治好一個的藥,當然比要治一百個人,才能治好一個人的藥要好。
盡信書不如無書,醫藥訊息良劣皆有,希望此文可以幫助讀者擇善去蕪,能好好的利用醫藥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