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前缐傳來的消息

新冠病毒繼續肆瘧各國,全世界頂尖的醫學中心,都積極投入研究這個新的病毒。雖然目前我們還沒有一個已經證實有效的療法,可以廣泛使用的疫苗也遙不可期,可是一點一點的,醫學界開始注意到一些現象。這些現象的深層意義是什麼?有沒有可能經由對這些現象的探討,而衍生對病毒更多的了解,甚至發現預防和治療病毒的方法?有幾個抗疫前缐來的消息,引起我的注意,在這裏和讀者分享三個。1,丁種維生素(Vitamin D) 缺乏,可能和新冠肺炎的病情有關連;2,血栓性腦中風是新冠肺炎最近發現的併發症之一;3,兩類高血壓的藥(ACEI 及ARB) 是否會影響新冠肺炎病情。

如果讀者對此三個消息有興趣,請繼續看我的說明。

1,丁種維生素(Vitamin D)和新冠肺炎可能的關係:黑人大約佔芝加哥地區人口的百分三十,但是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有七成左右是黑人。黑人住院率和死亡率都比其他族裔高的現象,在美國各地都有注意到。當然黑人較多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而且他們的經濟、居住環境較差,沒有醫療保險的人較多,醫療服務的質和量都比不過富裕的社區,這些都可能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過有人提出另一個可能性,由於黑皮膚擋住了紫外光缐,黑人較多維生素D不足,可能是促成黑人新冠肺炎的病情較重的原因之一。

也有人研究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新冠肺炎病情輕重的關係。北緯三十五度以南的國家,新冠肺炎的病情往往比以北的國家來得輕。而北緯三五度剛巧是冬天的日照時間,能否使居民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的分界線。有個例外,北歐國家雖陽光較不足,但是也許因為居民廣泛使用維他命補充劑,那裡的新冠肺炎較不嚴重。相反的,義大利和西班牙雖然在北歐國家之南(北緯四十度左右),那裏的居民維生素D缺乏的人卻相對的多,新冠肺炎也較為嚴重。

念書時,維生素D的功效,主要在維持骨骼健康、影響鈣的吸收和代謝等方面。過去十幾年來,關於維生素D的研究很熱門,不少報告把維生素D和許多身體功能(包括免疫力)以及各種疾病扯上關係。也有一些證據支持丁種維生素有助預防病毒感染,也可抑制細胞素或調解免疫反應。不過這些新的功效,都還有爭議。有關連的事物,並不表示有因果關係。那麼我們是否要趕緊去買維生素D來吃呢?我的建議是先每天矖足夠的太陽(穿泳衣日光浴二十分,可以使皮膚產生一萬五千單位左右的維生素D)。 六十歳以上,不常有户外活動,陽光曬得少的人, 較肥胖的人,不妨每天吃八百到兩千單位的丁種維他命,至少可減少骨折的機會。

2,上禮拜,美國的幾個醫學中心,都報告了新冠肺炎患者中風的病例。這些病人都相當年輕(三十到五十多歲,比一般常見的中風病人平均年紀小十五歲左右)。他們呼吸道的症狀通常不嚴重,但是中風的病情並不輕微,不是血管破裂的腦溢血,是屬於較大血管被血塊堵住的中風。

在一百五十年前,德國病理學家,魯道夫 魏爾紹(Rudolph Virchow),就已經提出可能造成血栓(塊)形成的三個異常狀態:血流遲滯,血管壁異常,以及血液成分異常(容易凝結)。目前還不能確定這些人中風,是血管壁異常(病毒可以造成血管發炎)或血液容易凝結造成的。

3,兩類高血壓的藥(ACEI,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RB,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和新冠肺炎病情的關係。由於新冠病毒是經由細胞膜上的ACE2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受體,才能跑到細胞內。而吃這兩類藥的人,受體數目會增加。所以疫情剛流行時,就有人提出,可能這兩類藥會加重新冠肺炎病情,所以如果有新冠肺炎病人在吃這類藥物,應該停藥。不過也有另一派的人主張,由於其他更複雜的理由,相反的這類藥有助改善病情。不論如何,這兩派的主張都只有理論基礎,而無實際臨床證實。美國兩大心臓學會共同的建議是,在目前沒有實證的情況下,已經在吃的病人不用停,還沒有在吃的病人,避免開始吃這類藥。

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過猶不及

新冠病毒肺炎是個奇怪又難以捉摸的病。臨床的表現,因人而有極大的差異。除了年老多病的人外,很多患者症狀不嚴重,甚至完全無症狀(義大利最近報導,無症狀患者佔百分之四十三)。有症狀的人,許多症狀也類似一般的流感。

新冠肺炎開始流行時,大家都聼過,年老而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潛在(underlying) 慢性病的新冠肺炎病人,比較容易死亡。這種人,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本來就有問題,一但感染肺炎,心、肺、腎的負擔增大,很容易惡性循環,而走上不歸路。他們的第二問題是免疫系統弱。沒有辦法很快的壓制並消滅外來的病毒。

但是有一部份人,得肺炎前,身體狀況還好。感染後,開始時的症狀不重,大約發病後一兩個星期(中值八天),突然病況惡化,呼吸開始急促,而且越來越困難,血氧急速下降,不久就呼吸衰竭,需要插管子,使用呼吸器了。一但需要呼吸器,死亡率百分之八十以上。這些人的症狀惡化和呼吸衰竭的原因,既非有關潛在疾病,也不是免疫力不足,讓病毒佔上風,而破壞了肺臓等器官。相反的,是免疫反應太強烈了。一般相信,在這階段,破壞病患的組織,對生命最大的威脅,是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時,產生了過度強烈的發炎(inflammation)反應(叫細胞素風暴,cytokines storm) ,而不是病毒了。

我們目前無法預知,那些病人會走入細胞素風暴。最近有些研究顕示一些發炎標誌(markers)(特別是D-dimer 二聚體,或interlukin 白細胞介素)在有細胞素風暴病人血中超高的,希望這方面的研究,也許可以找出方法,早期辨識會產生細胞素風暴的病人。

理論上,我們可以經由控制免疫系統及發炎反應,來治療有細胞素風暴的病人,的確現在有許多醫學中心在研究這方面的藥物。但不只是哪一個藥有效重要,什麼人,什麼時候要用這種藥也很重要。當免疫戰士還在和入侵病毒奮戰時,不是扯他們後蹆的時候;但一旦細胞素風暴排山倒海而來的時候,才要抑制免疫系統和發炎反應,照現在的經驗,就往往來不及了。研究中的一些抗發炎、抑制免疫的藥還有一個問題,藥價非常貴。所以還是要尋找其他的治療方法。

另一個途徑,就是找出,過激的免疫系統和發炎反應傷害病人組織的幇兇,就可經由壓制幫兇來降低組織的破壞。美國霍普金斯(Jones Hopkins)的一個團隊注意到,細胞素風暴的病人中,有在吃攝護腺的藥, tamsulosin (商品名Flomax,可阻斷部分腎上腺素作用) 的人,要比不吃的人,得了細胞素風暴後,存活率較高。而细胞素風暴是可以引發腎上腺素等荷爾蒙的釋放,也許阻斷這類荷爾蒙會有幫助。

皮質類固醇(steroid),常被用來當作有害的免疫和發炎反應的煞車。早期源自中國的報告,類固醇治療新冠肺炎的結果,參差不齊。不過最近有些醫師得到比較好的結果。美國感染科學會的指導方針是,在臨床研究的背景下,如果病人嚴重到有急性呼吸道窘迫(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則可以用類固醇。

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

介紹幾個觀念

隨著社交媒體的流行,我們常會收到各色各樣有關醫療的訊息。不幸的是其中有不少是不負責任,甚至有害的假消息。寫這個部落格的動機,是想介紹些正確的醫療知識給讀者,希望能幫助看這個部落格的朋友,能不為假劣消息所誤。隔行如隔山,有些名詞和觀念,對從事本行的人,是理所當然的常識,但在門外人眼中,也許會有「霧煞煞」之感,甚至容易誤解。以下想談談幾個觀念,個人以為有助於讀者練就火眼金睛,好辨認網上充斥的醫藥假消息。

1,In vivo(生物體內)和 in vitro (生物體外):生物醫學實驗不外這兩類。後者是把組織從生物體拿出來,在試管或培養皿內做實驗。In vivo則是以整個生物活體為對象的實驗。生物是很復雜的機體,培養皿做出來的結果,往往在生物體上沒有辦法複製。研發新藥時,在試管中有抗癌或促進免疫的化學物質,大部分無法發展成人體的有效藥物。不少推蔫治癌的貼文,所談的都是in vitro的研究,離in vivo的使用還遙不可期。另外,藉此機會,我想提一個負荷量(load)的觀念,在培養皿內抑制或殺死一小群癌細胞,和治好病人體內已大到X光可看到的一塊腫瘤,難度是完全不能相比。

2,Association (關連)和Causation (因果):甲和乙兩個變數,用統計方法去分析,可以看出兩者之間有沒有顯著的關連。但是有關連並不表示甲和乙之間有因果關係。最可笑的例子是,當你的孩子和後院的樹都在成長時,你可以算出兩者長高的速度有數學上的關連,但是沒有人會把小孩的抽高歸功於樹的成長吧。有研究報告指出耳垂的橫紋,和冠心病有關連,網路上就有人拿這消息做文章,聲明揉耳垂可以化解冠心病。

3,Surrogate end points (替代結果/終點):要看一個新藥或治療方法的效果,可以由兩類結果來檢試。一類是臨床結果(如死亡,是所謂「硬结果」,病人症狀的改變等「軟結果」;另一類是以可代表疾病輕重的指標(marker) 數據為試驗對象的替代結果。慢性病(相對於急性)的死亡率不是很高,所以要經由臨床試驗,以死亡率為終點,來看新藥對死亡率的影響,比較困難。往往需要許多病人參與的大型試驗,時間也要夠長,費用鉅大。所以以往藥廠送FDA(食品藥物管理局)審核新藥上市時,只要證明新藥對改善重要的替代結果有效,而且試驗時沒有發現顯著的副作用,就可以批准上市。但是在二零零七年,有一報告,對42個研究報告的數據,做綜合分析(meta analysis) 發現一個FDA (1999) 和歐洲(EMA, 2000)都已批准,全世界有七百萬人使用的 Rosiglitazone, (商品名Avandia),有增加心肌梗塞,甚至心管病死亡率的嫌疑。所以後來FDA要批淮新藥上市前,都要藥廠除了代替結果的功效外,還要顯示該藥對心血管死亡率的影響是中性的(也就是不高於沒有吃到有效藥的對照組)。而且在起先為送審新藥而做的臨床試驗,由於參加試驗的病人是經過挑選,而且人數較有限,有些副作用是批准上市後,更多數各色各樣的病人使用後,副作用才露出來。現在FDA常要求藥在上市後,藥廠還要繼續收集資料,做售後監視(Surveillance)。

4,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RCT,隨機對照試驗):臨床試驗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最能證明一個藥有效的方法,就是除了服用試驗藥的一組人(試驗組)外,還有一組吃沒有藥物的澱粉片的人做比較(對照組)。參與試驗的人是放在試驗組或對照組,是由電腦隨機抽選,這種臨床試驗叫RCT。雙盲(double blind)就是主持研究和被試驗的病人,都不知道病人是在試驗還是對照組。家兄生前是台北和南加稍有名氣的中醫師,他勤學好讀,家中有數千本中醫書藉及期刊。二、三十年前,我看過他收藏的一些中國出版書刊,其中大部分的報告都聲稱,某某藥方治某病的顯著(甚至痊癒)有效率和部分有效率的百分比,加起來都達八、九成。像這種既不是雙盲,也沒有對照組,由作試驗者自已挑病人,自己決定用藥,又是自己裁定有沒有效的報告,在醫藥研究領域價值很小。




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歐洲國家為何新冠病毒病人的死亡率那麼高

有讀者要求我談一下,為什麼一些歐洲國家新冠狀病毒病人的死亡率那麼高,而且流行得比一些亞洲國家猛烈?

根據Worldometers.info, 4/9/2020的數據(請看附表1),歐美國家的死亡率*(百分比)如下(從高到低排列)括弧內是百萬人口中病例數:
義大利12.7(2306);英國11.7(8951);荷蘭11.0(1270);比利時10.1(2156);法國9.6(1730)。相對的,美國3.4(1315),日2.0 (37)韓2.0(203)台1.3(16)就低很多。歐洲國家中,德國2.1(1352)和奧地 2.2(1459)是例外,死亡率也不高。

從這些數據看來,感染病例多的地方,死亡率也高。是否感染率高的病毒的殺傷力也比較高強?我沒有看到過這種報告。我把病例數放在X軸,死亡率放在Y軸, 畫出來的分佈圖是scatter gram, 表示兩者的關聯系數不大。不過死亡率高的國家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疫情猛爆,病例數遠超過該國所拿得出來的加䕶病房數目。附圖一,顯示義大利普通病房足夠應付病例的增加,但是加䕶病房和呼吸器就不能。德國和奧地利就不一樣,死亡率相對的低,這兩國加䕶病房的數字遠超過病例數。(見圖二)可以說,病例爆增,壓跨了國家重症醫療的能量,是造成義大利、英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否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說這些國家人口老化是否比較嚴重?病人的年紀比較大?得病前的健康狀況就已經較差?或受習俗、醫療制度、防疫政策的影響,病人就醫的時間晚了等等因素,有待研究分析。

歐洲幾個國家疫情的爆發特別嚴重的原因,目前只能揣測。原因出在病毒本身(如歐洲流行的types和亞洲的不同?有沒有可能傳染力和殺傷力有差別?)或者出在人這邊(歐洲人比較喜歡握手、擁抱和親臉頰,人和人之間平日的社會距離較近?)政府防疫政策,及其執行時的效率,可能各國之間有所差異,也可能影響疫情的輕重。這些理論上都有可能,但不知道有沒有人找到證據?

疫情病例數成長曲線,開始時都有一段平緩的部分,到了一個臨界點,就變成指數的急速上升. 我總覺得在歐洲有些國家,這個臨界點來得太快了. 推究其因,我想到一個比喻,疫疾傳播有如滾雪球,從一個大雪球開始滾,總比一個小雪球開始,滾成大雪球所需的時間短多了. 歐洲一些國家是否和義大利一樣,有很多中國人口集中在中資的血汗工廠內做工?此外,歐洲的許多中國新移民和留學生,以及武漢、湖北封城時逃出的人,是否是促成歐洲幾個國家疫情特別兇的原因之一?

最後,想和讀者分享解讀疫情數字前,應有的基本常識:
1,數據是人收集、輸入和計算出來的。各國的數據的品質不一,透明度也有差距,更有偽造數據以為政治服務的國家。常和數據打交道的人,有句話”垃圾進,垃圾出” (Garbage in, garbage out). 我們看數據報吿,要記住這句話。
2,疾病還在流行,病毒和人都會改變。我在寫這篇文章時,表1內的數字都隨時在跳増。所以今天的數據和一個月後的可能會大不相同。
3,我們在每天新聞看到的數字,大多是沒有經過裁定 (adjudicate)的,不像一般醫學報告中的數字那般嚴謹。

附表一: 各國疫情數據

*這裡所列的死亡百分比是表面簡約的(naive) 比例, 直接以死亡數除以得病數, 只用做大致比較。

圖片來源: IHME COVID-19  Projections covid19.healthdata.org 
圖一: 義大利醫療資源和疫情需求
圖二: 德國的醫療資源和疫情需求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新冠病毒的省思

當一個病原體 (pathogens, 包括病毒、細菌等)開始感染人類,就如兩個文化初交接,文化和文化之間會互動、互相影響。這次新冠病毒,顯然已經對人類的言行、生活習慣,甚至人口的組成和遷移,各方面都起了很嚴重的衝擊。那麼人類對這個病毒的質性、傳染和破壞力,是否也會有可以查覺到的影響呢?

COVID-19 新冠狀病毒是二零一九年才發現的新病原體,目前沒有特效藥或疫苗。人類對抗它的武器,只有靠感染病患本身的抵抗力,以及切斷病毒在群體中傳播的防疫措施。疫疾早期時,我們對新病毒的傳染力和傳染模式都不是很清楚,尤其是不知道,這個病毒在無(輕)症狀時會不會傳染。而且患者輕重症百分比以及致死率都沒有足夠數據。這種情況下,訂定防疫政策很難,也容易出差錯。

歐美各國在抗新冠病毒的政策上,多數有失於低估了患病者對社會的醫療資源和能量的需求, 如英國佛系防疫方針,雖僅數日就改弦易轍,因爲模式推算出,在群體免疫達成之前,病毒就會壓跨醫療系統。可惜已經遲了,英國也因此正付出極大的社會代價,今天連首相都移入加䕶病房。也有些政府錯於太遲體會到無/輕症狀感染源的重要性,沒有及時採取適當行動,以致疫情失控。

春天到了,天氣要變暖了。很多人把希望放在較高的氣温可以使疫情緩解。這一點,專家的意見不同。雖然我不是感染科或病毒學的專業,但是我對這個說法有不少疑點。

最常提到支持這個看法的理由是:流感、感冒和其他(包括不同的冠狀病毒)人類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多數(不是全部,尤其是在熱帶地區)有季節性。大概在秋冬開始流行,而於春末夏初收尾。我以為人類因季節而異的不同生活模式,也有可能是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寒冷時人較常群聚在密閉的室內,而天氣暖和後,戸外活動增加。所以社會距離寒冷時較近而暖和時較遠。此外在春夏之交,與天氣變暖同時發生的是,容易得病的人都已傳染到了,漸漸達到社群免疫。

有個研究,比較一百個中國城鎮的氣温和新冠病毒的R0值(病毒基本再生數,也就是一個染病病人平均可以傳染給多少沒病的人)的關係。氣溫高的城鎮R0值低。不過決定R0值的因素,病毒的活力只是其中之一,人和人接觸頻率也可影響R0值。

從病毒在體外生存和保持活力的研究,的確是發現在高温和高溼度的狀況下,病毒的存活時間縮短,活力也降低。不過新冠病毒主要是經飛沫傳染,接觸傳染並非是主要傳染途徑,所以病毒在環境中生存的久暫和活力,不會是影響病毒傳播的主要因素。

我覺得溼熱天氣對疫情流行的影響,要看天氣變暖時,疫情的流行是在那一個階段。如果一個族群的病毒負荷(virus load)很大時;也就是說病人很多,帶有高數量病毒的人很多,而且很多病人體內的病毒還在積極複製時,溼熱的環境只能影響環境中的病毒,對在病人體內還存在的巨大可怕的reservoir (貯存庫)沒有影響。只有到這個貯存庫變小了;病癒的病癒了,病死的死了。當可以咳出有活力病毒的病人減少到critical mass之下時,溼熱天氣的效應才有用武之地。因此我認為我們不能冀望夏天的來臨,可以救我們脫離新冠病毒的魔爪。高氣溫只能在疫情末期,起堅壁清野之效。

台灣這次防疫戰,到目前成績是世界公認第一,但是還要再努力,把我們正確政策繼續推行下去,畢竟防疫戰是最後的勝利,才是勝利!


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防疫是人和病毒之間的賽跑 從個人免疫和群體免疫來看

防疫戰是人和病毒之間的馬拉松。在這場比賽,人總是比病毒慢好幾歩。

SARS-CoV-2 (新冠病毒) 是新的病毒,沒有人對它有免疫力。在有效的藥物和疫苗研發出來以前,人類對抗新冠病毒就只能靠感染到病毒的人自身的抵抗力,和切斷病毒在群體中傳播的防疫措施。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病毒進了人體後,大約要24小時,人體才能啓動免疫機能,充分展現的免疫力則還要等三天。但是病毒進入细胞內,只要八個小時就可以複製,所以在感染到病毒之後,病毒起跑就快了好幾步。

從群體的角度來看,一般而言,要使群體免疫,如有疫苗,最好的方法是打疫苗。但是新冠病毒還沒有疫苗,我們只能談另一個途徑來達成群體免疫。當群體中感染病毒的人越來越多,對病毒有抵抗力的人,也越來越多。有免疫力的人口達到一個程度,病毒在群體內的傳播就會減緩,疫情就能得到控制。可以說社區對這個病毒有了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所以從群體的角度來看,病毒要感染了足夠的人,群體免疫才能減緩病毒的腳步,病毒還是領先人。

那麼一個群體要有多少人有免疫力,才能說對這個病毒有了群體免疫呢? 用簡單的算術來想,當每個傳染病患者,終其有能力傳播病毒的期間,平均只有機會傳給一個人,這個傳染病就無法一直傳延下去。所以病毒的傳染力越強、傳播越快,則群體中要有更多有抵抗力的人當緩衝,病人把病毒傳出的機會才能壓低,疫情才會開始緩減,才可能達到社群免疫。

我們在社群免疫方面的知識了解來自麻疹。麻疹的傳染力很強,一個麻疹病患平均可以傳給十八個人,所以要等到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對麻疹有免疫力,該社群才能說有了麻疹的社群免疫。

新冠病毒的傳染力遠比麻疹低,但是比一般流感高。一個染新冠病毒的病患,平均大約可以傳給二到三個人。所以估計社群要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有了免疫力,這個社群才能達到社群免疫。

擬定防疫政策,除了病毒傳播多快之外,還有一些重要考量,最重要的是: 1, 疫病的流行對醫療資源和能量需求有多少? 2, 社會因傳染病而在民生經濟各方面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

像水痘(chicken pox) 一樣的傳染病,得病的小孩子症狀大多輕微,重症和死亡率都不高。以前甚至還有家長在家開「水痘派對」,希望孩子在年幼時就對水痘產生免疫,以免長大後才得病情較嚴重的成人水痘。

據說新冠病毒在英國開始流行時,英政府低估了COVID-19對國民及醫療制度的可能衝擊,原先公布的防疫方針是不禁群聚、不停課,對輕症的似疑病患,既不檢測也僅請他們自主居家隔離。這種鬆懈的防疫政策,引起英國國內外的攻擊。英政府顯然是以為新冠病毒和一般流感的破壞力類似,可以任其流行,冀望於流行到一定程度,英國就可以有群體免疫。但是在3月16日,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院團隊的一篇報告,使英國首相強生立刻改弦易轍,連續公佈了一連串的更嚴峻的新防疫政策。因為這個報告明顯的指出,如不採用壓制疫情、以求壓平疾病流行曲缐的政策,在達到群體免疫之前,英國的醫療體系就會被COVID-19壓跨,也會有可怕的死亡病例數。英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因為原本的防疫政策有失誤,使精靈逃出了潘朵拉盒子, 現在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美國白宮新冠病毒專案小組首席醫療顧問Antony Fauci說:「You don’t make the timeline; the virus makes the time line」。在人和病毒的這場賽跑,不只是病毒跑得比人快,而且是它們在掌控賽程。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充分利用以往的經驗和科學知識,嚴密的監督疫情,希望能準確地預測疫情,和台灣一樣的超前佈署,才不但不會被COVID-19壓跨,而且能戰勝它。


高血壓對身體的影響

高血壓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 我整理一下這方面的醫學知識,想從高血壓對(動脈)血管、心臟、以及一些器官的影響,來和大家分享。 1 、高血壓對(動脈)血管的影響 : 高血壓對動脈可以導致兩種病變,大家都熟悉的一個名詞就是 動脈硬化 ( atherosclerosis ,正確...